土墻房變身小洋樓 新營苗08靠設計模型寨走向新生活_中國扶貧在線_國家扶貧門戶

作者:

分類:

土墻房變身小洋樓 新營苗寨走向<a href="https://08comedesign.com/">全息投影</a>新生活[組圖] _ 圖片中國<a href="https://08comedesign.com/">攤位設計</a>_中國網

貴州省威寧縣石門鄉榮合村新營苗寨全景新貌。中國網場地佈置記者 董寧攝參展

中國網貴州9月12日訊(記者 董寧大圖輸出 劉楨珂)AR擴增實境   走進貴州省威寧縣石門鄉榮合村新營苗寨,記者看到,81幢充滿民族氣息的2層小樓圍成一個“同心圓”,小廣場、休息長廊、花壇等設施應有盡有,原來貧瘠破舊的苗寨變身集民族特色與現代建筑為一體的特色民族村寨。

FRP悉,石門鄉由于交通不便、山高坡陡、自然環境惡劣、發展滯后,是貴州省20個極貧鄉鎮之一,而新營苗寨更是參展貧上加貧,VR虛擬實境成為脫貧攻堅一塊難啃的“硬骨頭”。

近年來,石門鄉按照“8+x”方式推進山地特色小集鎮和老集鎮風沈浸式體驗貌整治大圖輸出項目建設;規劃“四在農家•美麗鄉村”精品特色村寨及六條道路沿線新農村建設3000戶,啟動建設2915戶。新營苗族風情小康寨是石門鄉著力打造的3個特色民族旅游村寨之一,全寨設計結合石門坎當地特色,融入苗族風俗文化元素,緊密圍繞“宜居宜游宜商”理念,大型公仔打造出既體現苗族文化風貌,又彰顯現代建筑文化氣息的風情民族小寨。

攤位設計2015年,全鄉的串戶路硬化和院壩硬化穩步推進,四通八達的農村公路網絡逐漸形成。20VR虛擬實境16年底,由政府出資免費為該人形立牌村寨建設的81棟苗族風情小“別墅”建成,臟亂的院壩變成了寬敞的文化廣場。村民全部告別茅草房,搬進小洋樓。

據悉,新營苗寨建成后,通過“三級自治”(村兩委+自管委+“十戶一體”)體系實現群眾自我管理、抱團發展,農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從2015年的4083元上升到2019年年末的10082元。全寨現有戶籍人口82戶359人,其中建檔立卡貧困人口71戶314人,2014年至2019年已脫貧69戶展覽策劃310人,剩余未脫貧2戶4人已于今年6月達到脫貧驗收標準。

人形立牌

2016年底,由政府出資免費為新營苗寨建設的81棟苗族經典大圖風情小“別墅”建成,經典大圖臟亂的院壩變成了寬敞的文化廣場。村互動裝置民全部告別茅草房,搬進小洋樓。中國網記者 劉楨珂攝影

新營苗寨廣場展示牌上記錄了該地住房改造前后的對比變化。中國網記者 劉楨珂攝影

搬進新營苗寨品牌活動新房的模型李文芝老人78歲了,身子骨硬朗,今年是她住進新家的第4年。她告訴記者,以前她們都住在附近山上低矮的土墻房里,冬天的石門鄉氣溫很冷,山風吹得窗棱吱嘎吱嘎響。“現在的新房子,兩層小樓,燒起小鐵爐,整個屋子都很暖和。如今新房120平方米,兒子和兒媳外出打工回來有自己獨立的全息投影房間。“中國網記者 劉楨珂攝影

新營苗寨包裝設計新貌。據石門鄉王森副鄉長介紹,小寨奇藝果影像在整體設計上是根據石門坎當地特色,又融入苗族風俗文化元素,緊密圍繞“宜居宜游宜商大型公仔”的理念,建筑風貌既體現古代苗族文化風貌,彰顯了現代建筑文化氣息,互動裝置整體建筑融記者會入自然,實現了參展人與自然和諧相處。中國網記者 董全息投影寧攝影


留言

發佈留言

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 必填欄位標示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