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砥礪奮進的五年】四川:“農家樂”發源地休閑農業成農村經濟新亮點
溫江區和盛鎮友慶惠美花境(圖片場地佈置由成都市溫江區農發局提供)
四川是休閑農業大省,中國“農家樂”發源地。發展休閑農業是轉變農業發展方式,促進農民就業增收,建設幸福美麗新村的重要舉措,是促進城鄉居民消費升級,推進產業精準扶貧廣告設計,發展新經濟、培育新動能的必然選擇。
成都溫江區的五月玫瑰園就是四川發展休閑農業的一個縮影。這里是頗受市民青睞的賞花去處,一千多種玫瑰花到了夏季便悄然綻放,法式庭院玫瑰園深受喜愛模型。因此,五月玫瑰園也被納入了“四川省鄉村旅游提升行動計劃”,成為集玫瑰品種培育、主題花卉觀光、庭苑藝術展道具製作示、玫瑰商品展銷、休閑度假療養為一體的現代生態觀光文化旅游度假村。除此以外,在溫江的萬春鎮,一座座別墅式的幸福田園新農村,更是令城市居民對農村居民的生活產生由衷艷羨。
四川新聞網記者從四川省農業廳獲悉,黨的十八大以來,全省以建設休閑農業景區和培育休閑農莊為抓手,大力推動休閑農業轉型升級發展,取得顯著成效。休閑農業已成為農村經濟發展新亮點,農民增收新的增長極。
溫江五月玫瑰園花海(圖片由成都市溫江區農發局提供)
其中,產業規模穩步增長,發展水平快速提升。互動裝置以2015年數據為例,全省休閑農業經營單位發展到3.1萬家。建成以現代農業產業基地為依托包裝盒的休閑農業景區景點4531個。培育以引領全省休閑農業轉型升級發道具製作展的休閑農莊1987個。
產業效益不斷提高,助農增收日益明顯。2015年,全省休閑農業景區景點接待游客3.2億人次,綜合經營性收入1008億元,帶動全省1034萬農民就業,為全省農民人均增收貢獻82.1攤位設計元。
品牌培育突破發展,產業地位不斷提升。“十二五”期間,共計培育國家級品牌103個,其中全國休閑農業和鄉村旅游示范縣13個、全國休閑農業創意精品金獎9個、中國最美休閑鄉村8個、中國重要農業文化遺產3個。展覽策劃認定100家省級示范休閑農莊,網絡評選出十佳精品農莊、十佳鄉村美味、十佳最美鄉村、十佳創意產品、十佳度假村。
對此,四川省農業廳相關負責人告訴四川新聞網記者,針對四川休閑農業的發展,也制定了發展目標:到2020年,全省建成休閑農業和鄉村旅游專業村2000個、農業主題公園800個,綜合經營性收入達到2000億元,帶動2000萬農民就業增包裝盒收。力爭把四川建設成為中國休閑農展覽策劃業和鄉村旅游目的地,模型把成都打造成為大型公仔世界休閑農業和鄉村旅游目的地啟動儀式。
將挖掘農業文化,注重參與體驗,突出文化特色,強化創意設計,促進休閑農業的多元化、個性化發展。優化發展環境,培育種養大戶、農民合作社、家AR擴增實境庭農場、農業企業“四大”休閑農業新型經營主體。支持農民利用宅基地發展農家樂,規范質量管理,提升服務水平。鼓勵農民合作社、家庭農場、農業企業開發休閑農業,建設功能完善,帶動農民就業增收能力強的休閑農莊。支持發展以農(林、牧、漁)家樂集聚的休閑農業專業村,以休閑農業經典大圖為核心的一二三產業融合發展集聚村。鼓勵開展區域聯合與協作,構建產業聯盟,打造休閑農業和鄉村旅游優勢產業帶和產業群。
此外,建設休閑農業景區。依托現代農業產業基地,推進產業舞臺背板基地“景區化”建設,建設一批產業特色鮮明、農耕文化濃郁、表現形式多樣的休閑農業景區景點,打造功能完善的農業主題場地佈置公園,實現“產區變景區、田園變公園、產品變商品、民房變客房”。
打造休閑農業品牌。分層分類培育發展水平高、文化內涵濃郁、差異性強、影響力大的休閑農業和鄉村旅游知名品牌。創建生態環境優、產業優勢大、發展勢頭好、示范帶動強的全國休閑農業和鄉村旅游示范縣,打造天藍、地綠、水凈、安居、樂業、增收的中國美麗休閑鄉村(鎮)。
推動產業扶貧。支場地佈置持秦巴山區、烏蒙山區、大小涼山彝區、高原策展藏區“四大片區”立足當地資源優勢發展休閑農業,加強休閑旅游的基礎設施和農業景區建設,引進社會資本發展休閑農莊,扶持農民特別是建檔立卡的貧困戶發展農家樂,使農產品變成旅游產品,農家院變成旅游設施,綠水青山變成群眾脫貧致富的金山銀山,確保2020年全國實現全面脫貧目標的戰略舉措。
記者了解到,休閑農業布局方面,四川將以市場為需求,以特色優勢產業為基礎,以城市和特色城鎮周邊、名勝景區旁邊、依山傍水逐草的自然生態區為重點,人形立牌與新農村建設、產業扶貧統籌規劃、因地制宜、合理布局、品牌活動同步發展、全域推進。形玖陽視覺成一批集一二三產業融合發展的休閑農業景區景點和專業村,打造有影響力的精品線路,生產標準化、經營集約化、全息投影服務規范化、功能多樣化的休閑農業產業帶。依據區位優勢、資源稟賦、產業基礎、地域文化等條件,重點打造“五參展大”休閑農業發展區。即成都平原休閑農業發展區,立足川西民居和生態林盤特點,以現代農業產業基地為載體,建設一批以水稻、油菜、茶葉、水果、蔬菜、中藥材、花卉等為主題的休閑農業景區景點,打造一批發展水平高的農業主題公園、休閑農業專業村、休閑農莊,規范提升攤位設計農家樂,形成成都平原風光產業帶。圍繞成都平原核心旅游區建設,開發休閑農業和鄉村旅游精品線路,將成都平原核心區建設成為世界休閑農業和鄉村旅游活動佈置目的地。
川西北高原休閑農業發展區。突出高原風光、藏羌文化和紅色文化等資源優勢,以現代農業產業基地為載體,依托高原油菜、青稞、特色畜牧業、特色水果、釀酒葡萄等特色產業,建設休閑農業景區景點,打造精品旅游村寨、特色農莊、藏家樂、羌家樂,形成民族風情產業帶。大力發展采摘游、體驗游、度假游、民族風情游、草地游、自駕游和紅色游等。
川東北山區休閑農業發展區。突出山區生態優勢和革命老區資源優勢,以現代農業產業基地為載體,依托蔬菜、茶葉、水果、中藥材等特色產業,建設休閑農業景區景點,打廣告設計造農業主題公園,培育休閑農業專業村和休閑農莊。開發生態農產品、紅色AR擴增實境旅游商品。
川南丘區休閑農業發展區。突出川南田園風光和獨特地域文化等資源優勢,以現代農業產業基地為載體,依托平面設計蔬菜、茶葉、水果、中藥材、花卉、稻漁結合等特色產業,建設休閑農業景區景點,打造農業主題公園、培育休閑農業專業村、休閑農莊。開發特色農產品。打造休閑農業和鄉村旅游精品線路。
攀西干熱河谷區休閑農業發展區。立足獨特的光熱資源和濃厚的民族風情優勢,依托特色熱作產業,打造一批以芒果、石榴、桑椹、品牌活動花卉等為主題的休閑農業景區景點。強化特色農產品、民族手工藝品、陽光康養、體育運動等旅游產品開發。培育一批休閑農業專業村、民俗專業村、彝家樂、休閑農莊。推介一批以特色鄉村游、民族風情游等為主要形式的民族旅游線路。將攀西地區建設成為陽光康養度假目的地。
發佈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