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網總編輯王曉08靠設計視覺輝:媒體融合怎么做,才能海外圈粉? _ 中國發展門戶網-國家發展門戶

作者:

分類:

中國從來都不缺好故事。五千年悠久文明、四十年改革開放……我們有很多故事需要去講,但如何講?自2000年成立以來,中國網陸續實現了用中、英、法奇藝果影像、西、德、日、俄、阿、韓、世界語10個語種11個文版,成為中國進行國際傳播、信息交流的重要窗口。傳播君獨家對話中國網總編輯王曉輝,看中國網是如何主動設置議題,向國際呈現一個全景中國的。

傳播君:您是如何理解新形勢下媒體融合和創新的?

王曉輝:黨的十八大以來,習近平總書記多次就推動媒體融合發展作出重要闡述,媒體融合發展已上升為中央決策和國家戰略。近年來,我國媒體融合不斷取得新進步、新成效,逐步從初步融合階段邁入深度融合階段。

當前,增強融合理念、形成融合思維,在產品和技術創新的同時持續推進制度改革,是新形勢下媒體應對挑戰、提升整體實力和核心競爭力的關鍵所在。打造新型的主流媒體,我們一定要牢記媒體的使命與責大型公仔任,記者會堅持正確的輿論導向,增強內容特色,琢磨用戶體驗,注重傳播效果,在融合發展進程中,積極探索、不斷創新,做出有新意、有力量、符合群眾和市場需求的新聞報道,把最好的精神食糧奉獻給人民。

傳播君:2018年,你們在媒體融合和創新方面做了哪些工作?有哪些成功的案例?

王曉輝:這一年,中國網以習近平新聞AR擴增實境思想為指導,充分發揮自身優勢,提出外宣理念要更新、管理機制要換新、新聞產品要創新的“三新”理念,形成了包含PC端、兩微FRP一端、海外社交媒體等多種信息傳播渠道組成的融媒體矩陣。

一是綜合運用微視頻、微動漫、H5等多形態產品,注重對外傳播的交互性、融玖陽視覺合性,更好地吸引和影響目標受眾。例如:

中國開幕活動網中國國情庫從以專題、稿件形式刊發政務信息、白皮書和統計數據為主,逐步轉變為以移動端數據庫、可視化產品為主,同時推出“中國有數”系列圖解、“中國關鍵詞”系列微視頻以及“認識場地佈置中國”數據庫,形成了高質量介紹國情的融媒體系列產品。

“中國習觀”欄目采用融媒體報道手段,推出《碰詞兒》《中國精神》等中英雙語微視頻,通過動畫結合影像的方式,面向全球宣介習近平總書記在重要講話中涉及的“塞罕壩精神”“紅船精神”“開放型世界經濟”等重要提法和創新觀點。

《碰詞兒》

今年兩會期間,中國網在移動端推出AI智能H5《來刷臉!1秒解鎖專屬你的政府工作報告關鍵詞》,從網友“刷臉測顏值”的興趣點出發,為用戶定制獨一無二的關鍵詞海報,以VR虛擬實境其權威性、趣味性和互動性吸引了包括美國、韓國、新加坡在內的海內外網友廣泛參與,使政府工作報告得到了更高效的國際傳播。該作品榮獲了第28屆人大新聞獎網絡作品新媒體一等獎。

二是用好微傳播渠道,借力海外社交媒體,堅持定向直供、精準推送。

中國網官方微信、微博覆蓋粉絲數超過343萬,今日頭條官方賬號粉絲數超過691萬,中國網手機版日均訪問量超過1800萬次,多語種移動客戶端用戶總數超過180萬,其中境外用戶占比達55.78%參展

多語種融媒體國際傳播平臺“中國號”和移動直播平臺“新聞眼”專注內容深耕,在移動端立體化呈現中國發展現狀。中國網開設覆蓋Fa開幕活動cebook、Twitter、YouTube、Instagram、LinkedIn、VK等6大主流境外社交平臺的9個賬號,涵蓋英、法、俄、阿、日、西、德、韓等8個語種。截至目前,賬號總粉絲數達503AR擴增實境5萬,廣告設計同比增長66.67%。2018年,累計發布貼文2萬余條,貼文累計閱讀量超過9億,視頻累計觀看量超2億,累計互動量超8800萬。相關賬號獲評Facebook“海外營銷領先中國品牌50強”、LinkedIn “2018年度最佳海外傳播獎”。一些海外社交媒體賬號已成功躋身“國際大V”之沈浸式體驗列,成為講述中國故事、有效引導境外輿論的重要陣地。

傳播君:過去一年,你們是如何抓住短視頻這一風口的?取得了什么樣的成績?

王曉輝:融媒體時開幕活動代,短視頻以其強時效性、多樣化題材以及與社交平臺結合的分發模式,成為新的內容風口。這一年,中舞臺背板國網重點加強短視頻節目的內容創新能力,充分發揮多語種優勢,將“自己講”與“別人說”相結合,提高對外傳播說服力和感染力。

中國網中英雙語微視頻欄目《中國3攤位設計分鐘》歷經三年多的深耕,已成長為具有較強國際影響力的品牌欄目。節目圍繞國內外熱點,以及國際社會對中國的關注設置議題,以小見大反映中國面貌、發出中國聲音,取得了良好的宣傳成效。

2018年以來,該節目圍繞時事熱點共推出53期模型,在海外社交媒體平臺上,貼文累計閱讀量達4.88億,視頻累計播放量超2031.9萬,比去年同期分別增長68%、49%,多期節目展場設計的貼文閱讀量超2000萬啟動儀式,成為海外社交媒體平臺上的現象級產品。其中《回歸20載 “一國兩制”為香港插上雙翼》單期節目獲得第28屆中國新聞獎三展覽策劃等獎,創作團隊入展覽策劃圍國家新聞出版廣電總局2018年度網絡視聽節目內容建設專項資金扶持項目。

同時,中國網通過“外臉外嘴”主動設置議題,創新表達形態,實現差異化、精舞臺背板準化對外傳播,打造多語種原創微視頻節目矩陣大型公仔

“第三只眼看中國”系全息投影列微視頻欄目蓬勃發展,以《彭瑞人形立牌話中國》(西文)、《阿拉伯人“心”體驗》(阿文)、《老外開講》(俄文)三檔節目為主打的品牌聯動效應日益凸顯,陸續推出的《中國隨便問》(英文)、《中國微故事經典大圖》(法文)、《中記者會日熱點大家談》(日文)等多語種原創微視頻欄目,進一步擴大了微傳播優勢,使各國受眾更加直觀地了解中華文化和當代中國改革發展成就。

此外,中國網著力講述新時代的中國人不平凡的故事。

參與制作的短視頻《年夜飯的變遷》被新華網報道。在“偉大的變革——慶祝改革開放40周年大型展覽”開幕當天,習近平總書記來到國家博物館參觀。中國網制作的兩分鐘視頻吸引了習近平總書記的目光。習近平玖陽視覺總書記感慨的不僅是年夜飯的變化,更是這40年的滄桑巨變。

傳播君:對于明年品牌活動的發展,你們定了什么方向?做了哪些準備?

王曉輝:2019年,中國網將通過融媒體聯合報道形式,講好中國故事,傳播好中國聲音,促成全媒化、立體化的對外傳播合力。繼續踐行移動優先戰略,加大對移動端產品的更新升級和研發投入,將大數據、云計算、人工智能等技術平面設計應用于內容生產,推出更多視頻交互類、場景布置類等創新產品。

中國網將全面提升微平面設計視頻產品制作水平,以品牌欄目《中國3分鐘》為引領,持續開發多語種微視頻產品,樹立以效果為導向的對外傳播意識,推動海外社交媒體賬號精細化運營。

同時,中國網將依據行業發展新業態創新人才培養機制,建設復合型多元化人才隊伍,儲備一批具備互聯網思維、善于創意策劃、懂得程序設計、熟悉資本運作的人才,為促進媒體深度融合提供堅實保障。


留言

發佈留言

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 必填欄位標示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