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一”重要講話精神在基層|老街來了新鄰居_中國扶貧在08靠設計品牌活動線_國家扶貧門戶

作者:

分類:

7月16日,讀者在廣東省廣州市荔灣區泮塘五約一家書店中。新華社記者 耿記者會馨寧 攝

新華社廣州7月18日電題:老街來了新鄰居

新華社記者丁玫、溫競華、雷東瑞

炎熱的夏日傍晚,記者在泮塘五約歷史文化街區見到73歲的老街居民暨圖贊時,他正坐在新鄰居鄒廣超綠植環繞廣告設計的小院里喝茶聊天,歡聲笑語不斷。

位于廣州市老城荔道具製作灣區內的泮塘五約,有著900多年的悠久互動裝置歷史,是廣州歷史城區中少有的保留完整清代格局和典型嶺南風貌的傳統村落。上世紀70年代,泮塘五約還是一片農田,由于沒跟上城市化發展的平面設計腳步,成了一個破舊的城中村。

“街巷的路是爛的,房瓦也是爛的。很多外來的租客、小販直接在街巷里拉車、擺模型開幕活動攤賣貨,嘈雜混亂得很。”回憶往昔,浮上暨伯心頭的,全是糟心事大型公仔

可祖祖輩輩從明朝起就居住在這里,濃濃的鄉情讓暨伯和奇藝果影像這里的100多戶老居民舍不得離開這片麻石道、青磚房。

展覽策劃塘五約平面設計的“復活”開始于2017年。廣州市住建部門以“修舊成舊”“建新如故”為理念,對泮塘五約歷史文化街區進行房屋修繕、街巷整治、綠化提升等微改造。

“習近平總書記‘七一’重要講話再次強調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正是廣州舊城改造一直以來的遵循。歷史文化建筑如果僅僅強調保護,就失去了生命力。只有讓這些建筑活化利用玖陽視覺起來,在這些飽含歷史文化信息的空間里延續人們的生活,才能真正讓城市留住記憶,互動裝置讓人們記住鄉愁。”荔灣區住房和建設局二級調研員江偉輝表示。

暨伯發現,街巷的模樣沒有變,但精氣包裝設計神兒卻大不一樣了,原來古樸美麗的泮塘五約回來了。更讓他高興的是,老街搬進來了一批新鄰居。

如今入駐泮塘五約的50余家商鋪,以藝術家、工匠作坊、青年藝術創作工作室為主,每一家入駐前都經過主管單位的走訪考察。荔灣區文旅發展中心主任楊偉說,引進高品質的新業態,既能夠使泮塘形成宜商宜居的人文環境沈浸式體驗,又能為老城居民帶來文化生活品質的提升。

漫步在泮塘五約的小巷里,看不到千篇一律的連鎖餐飲小吃或酒吧,而是商戶穿插于民宅間,二者融為一體。拉開趟櫳門是古色古香的樂坊畫院,陽光透過色彩斑斕的滿洲窗灑進設計前衛的書活動佈置店,藝術、商業與生活在這里和諧共生。

一家小型演出空間的店模型主阿星,因為擔心晚上的表演會影響到周圍鄰居,在裝修時把主要投入花在了隔音設備上,并堅持表演在晚上10點前結束。沈浸式體驗隔壁阿姨卻總說:“我每天看電視到10點多,根本沒影響,放心啦!”

作為一名樂隊的主唱,策展鄒廣超兩年前的夏天來泮塘看了一眼,就決定把自己的綠植空間搬到這里。曾經的殘垣斷壁,如今已是滿眼綠色的嶺南風情小院,不時舉辦音樂分享會、植物沙龍、講座等活動,成了很多年輕人的心靈綠洲。

“天氣好的時候,在院子里做音模型樂分享,旁邊窗戶就飄出別人家做飯的香氣。”泮塘老街很多個充滿煙火氣的瞬間,都撫慰了鄒廣沈浸式體驗攤位設計的心,也滋養了他的音樂模型靈感。

不只是阿星和鄒廣超。在泮塘,原汁原味的廣州西關文化和懷抱新思想的青年創FRP業者互相吸引,形成傳統和現代共融共生的多元文化生態。書店背包大型公仔客驛站、演出空間等時興業態成為附近最聚人氣的地方,為老城區注入了年輕氣質。

在廣州,像泮塘五約這樣的老舊城區微改造項目還有很多,每一處都各有風格。在不到3公里外的永慶坊,一條非遺文化街聚集了包括廣彩、琺瑯、醒獅等10家代表地區文化特色的非遺大師工作室,讓非遺在歷史文化包裝盒街區更好地傳承。

據介紹,廣州正在開展一場大規模的城市更新行動,3年內對83個城中村實施改造,5年內推進183個城中村改造。城市的歷史文化將得到更好的保護和發展,煥發新的活力。

品牌活動

太陽落山了,鄒廣超的小院里傳攤位設計出了悠揚的歌聲。

“山里的溪水你慢慢流,別把那時光都帶走;山里的路呀你回回頭,別把那故事都帶走……”

新舊交融的老街區,正在書寫更多故事。

全息投影 1   2   3   4   5   6  人形立牌 7   >  


留言

發佈留言

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 必填欄位標示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