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帶一路”2.0 引領新型全球化 _ 中國發展門戶網-08靠設計app國家發展門戶

作者:

分類:

“一帶一路”1.0 與 2.0 的區別

 2.0 攤位設計與 1.0 有何區別?筆者從時間、空間和自身三個維度來比較。

時間維度:走出歷史,趕超走向創新

從時間上來說,我們最早是基于歷史,現在是“走出沈浸式體驗歷史”。筆者在阿富汗演講,“一帶一路”要讓阿富汗擺脫歷史,不再成為近代以來的“帝國墳墓”攤位設計“政治博弈場”。所以,2.0將從原來的復興絲路精神到引領未來,策展從趕超邏輯到舞臺背板彎道超車,從工業化的梯度產業VR虛擬實境轉移的規模化追求轉為新工業革命的創新。

空間維度:65 個國家擴展到北極、南美

從空間上來看,原來沿線有 65 個國家,加上延伸國家和輻射國家;現在,目光可擴展到北極。韓國智庫與時齋勾畫了一個“鴛鴦蝴蝶圖”:因為北極冰川在熔化,左邊是通過東北亞經白令海峽的歐亞大陸,右品牌活動邊是通模型過阿拉斯加到美展場設計國,韓國則在蝴蝶的當中,稱這是“一帶一路”2.0 版。向南可延伸到大帆船時代所達的智利、墨西哥,可以大圖輸出“智聯全球”。

自身維度:四大公域內追求全球治理

從“一帶一路”自身維度而言,第一個階段歐亞(非)大陸的立體交通網絡沈浸式體驗,是要建立基建效應;追求有聚集效應和輻射效應的產業群;追求聯動效應的經濟走廊;這 3 項主要參展體現互聯互通的概念,看中的是歐亞(非)大市場,但在推進中出現了市場失靈現象。很多國家市場經濟不發達,中國就通過人形立牌開放性金融來創造市場經濟條件。比如像烏茲別克斯坦這種雙重內陸國家,沒有公司愿廣告設計意投資修鐵路,按照市場經濟就貸不了款,但中國有國開行開放貸款;印尼的雅萬高鐵,日本競標中敗給中國,就是卡在當地政府不提供擔保問題上,中國有國開行擔保,就拿下了。

2.0 版人形立牌本中資金發展的模式上要設計更多的戰略制高點。比如四大未知疆域,即信息、深海、太空、極地這些被認舞臺背板為是全球公域,非一個主權國家所擁有的,越早進入就可以擁有越多話語權。

習主席所說的經營“歐亞大舞臺”,就策展是海洋時代 2.0 版。歐洲人發現世界和新大陸時,海洋是作為交通運輸通道,而今該是探索深海的時代了,參展中國的“蛟龍號”已能深潛到深海將近萬米處。但總體上,VR虛擬實境我們對深包裝設計海知包裝設計之甚少。比如,藻類植物沒有根、莖、葉,卻已經在地球上生活了 9 億年。從極地到熱帶,不管淡水還是咸水,從水面到 90 米深處都有藻類生活。它們制造了大氣中 80% 的氧氣,所以,沒有藻類就沒有生命。又如,海洋動物用聲、光、化學、電等發出信號,用觸覺和嗅覺接收。深海時代,超過原來意義上的修路概念,海洋開發利用,海洋生態、大數據、海洋信息要摸個遍。

在信息領域,2016 年 7 月頒布的《國家信息化發展戰略綱要》就明確寫道,要拓展國際發展空間,推進“一帶一路”建設信息化發展,統籌規劃海底光纜和跨境陸地光纜建設,提高國際互聯互通開幕活動水平,打造網上絲綢之路。打通經中亞到西亞、經南亞到印度洋、經俄羅斯到中東歐國家等陸上通道,積極推進美洲、歐洲、非洲等方向海底光纜建設。所以,我們可以看到“一帶一路” 2.0 版中,信息是數字化,深海是人海合一,太空是天地一體,極地是全球治理(AR擴增實境表 1)。

 

“一帶一路”1.0

品牌活動一帶一路”2.0

 復興絲路精神

 趕超邏輯

 工業化的梯度轉移:規模效應

引領未來

彎道超車

新工業革命:創新

 沿線國家:65個(包括中國在內)

 相關國家:英美等,視不同領域

 雙邊為主,多邊為輔;南方國家全球化為主

北極:中歐新航線

南美:大帆船時代

網狀全球化:智聯

 歐亞(非)大陸的立體交通網絡:基互動裝置建效應

 產業群:聚集效應、輻射效應(產能合作)

 經濟走廊:聯動效應

 歐亞(非)大市場:糾正市場失靈

信息:數字化

深海:人海合一

太空:天地一場地佈置展覽策劃

極地:全球治理

玖陽視覺

表1

從復興到引領,從互聯互通到“萬物互聯”

所以,以此邏輯,我們可以從復興跨越到引領,從一般意義上的互聯互通到“萬AR擴增實境物互聯”。

互是與國際接軌—全方位開放;聯是萬物互聯、人機交互、天地一體人工智能;互是成為西方的市場——打造歐亞非我的市場;通是從“五通”到以資金、技術優勢制訂標準,比如我們對 5G 技術制定產業標準,對能源管道等大宗產品擁有定價權。筆者去哈薩克斯坦調研,在里海,駐哈大使就說土庫曼斯坦、伊朗等國都是產油國,問能不能搞一個里海指數?能源、天然氣價格用人民幣參與定價,而不再依賴美元廣告設計。如在互聯網領域,馬云就有制定 e-WTO/e-WTP 的權力,中國正在給信息世界提供公共產品,這樣,也是提升中國在全球治理中互動裝置的制度性話語權。


留言

發佈留言

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 必填欄位標示為 *